2021-10-13 22:30:07
来源: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金元时期,随着金朝军事力量的日益强大,其领土不断向南扩张。据考证,推断金朝于公元1152-1158年之间开启了北京太医院的历史。之后,北京太医院虽经历过数次迁址,但是其文化脉络一直延续至清朝末年。作为完整的中国古代宫廷医疗、医政与医学教育机构,它见证了中国古代宫廷医学800余年的发展与演变,是大量珍贵的医药资料、文物等文化资源的代表符号,在中医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根据现有文献调研的结果,金、元时期北京太医院遗址地址现较难明确,但明清时期北京太医院衙署沿革清晰。明清时期太医院旧衙署位于东郊民巷,但公元1900年太医院旧衙署被侵占做沙俄使馆,只得暂借御医白文寿住房作为公所。公元1901年,太医院于东安门北池子大街大悲观音院办公,又寻新址于公元1904年搬入地安门东大街的新衙署,其现址为地安门东大街105-117号。在太医院内除却办公与教习场所外,还有重要的医学祭祀场所——先医庙。先医庙内供奉三皇,两侧庑殿发展至明清共供奉历代名医28位。自元朝自上而下大力推行“三皇庙学”开始,先医祭祀一直都是在太医院举行的重要的国家祭祀。
虽然105-117号中连通的太医院院落现被单独分割,但遗址仍是体现明清北京“太医院”与“先医祭祀”文化的重要遗产,清末太医院的情形仍可从现存遗址中窥见一斑。
(“北京太医院中医药文化资源调查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