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抗疫成绩抗疫事迹

分类列表

境外进京人员集中观察点里,宣中医疗队的第一个48小时

2020-09-30 16:24:56

来源: 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

10名队员,48小时,接收170余人,这是宣武中医医院驻境外进京人员集中观察点两天以来未眠未休的奋战,这是医疗队队员们用自己的毅力与信念完成的艰巨任务。

宣中驻点医疗队从3月20日下午2点接到通知开始接收任务,一直到3月22日的中午,一辆辆满载境外进京人员的大巴车川流不息地驶向集中观察点,一场与时间、与身体极限赛跑的战役正式拉响。

医疗队的工作是接待每一位前来隔离观察的境外进京人员,详细询问并登记每个人的联系方式、证件号码、住址、返京出发地、经转地、航班号、症状、体温、既往病史等全部信息,待隔离人员办理入住后对所有人进行体温及健康监测,同时帮助隔离人员协调隔离期间所遇到的各种生活及心理方面的问题。

接收工作要快速,快速地完成信息采集,避免隔离人员在酒店大堂聚集,以减少交叉感染几率,也避免引起已疲惫不堪的被隔离人员的焦虑;接收工作更要准确,详细准确地记录每个人的全部信息,严格规范,不容有误。

接收任务最繁重的时段大多集中在后半夜至凌晨,已经忙碌了一白天的队员们靠毅力在坚守,多数队员都熬红了眼睛。虽然已是春天,但夜晚的温度依旧寒凉,队员们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在酒店的大堂为隔离人员进行逐一登记,身着防护服就意味着不能轻易脱下,不能去厕所,不能吃饭,就这样队员们往往一干就是六七个小时,脸颊被防护口罩勒出的印痕久久不退,耳朵被勒得生疼,里层的衣服被不透气的防护服闷湿,再被酒店大堂的冷风一吹,更加的寒冷。即便是这样,团队中没有一名队员提出困难。

副院长沈文作为队伍的总指挥,在这两天中接听了无数的电话,尽心尽力地处理、协调工作中及被隔离人员的各种要求,架起了工作人员、酒店、被隔离人员之间沟通的桥梁。工作中,他最疲惫的时候也只能在沙发上闭一小会儿眼睛,但很快又会被电话叫起。

 张红利、徐桂银两位护士都曾是密接观察点的“元老级”队员,她们接到任务时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轮休,积极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她们凭借自己丰富的实战经验,成为了团队的“主心骨”,白天忙着大家准备防护物资,监督队员们穿脱防护服,配置消毒液;凌晨接到工作任务时,两位高年资的老师却同样参与到年轻人的队伍中,与大家一起不眠不休的工作。

安宇伦、秦海龙、窦亦岩、魏仕兵、范家悦作为队伍中的男生,尽显男子汉的担当。无论是消毒这样的重体力活,还是不定时的接收任务,他们总能冲在前面。有时是刚刚结束上一轮的工作,有时是在深夜被电话叫起,他们的脸上带着倦容、带着还未消退的口罩勒痕、带着一身的汗味儿,但却从没有怨言和退却。

王佳齐作为新队员中唯一的女生,工作起来却丝毫不逊色,她承担着登记接收的工作,还要帮助隔离人员协调处理入住时及入住后遇到的各种细节问题。女孩子特有的细心使她能够更加详尽地为隔离人员耐心解释,收集处理他们的疑问与需求,及时与酒店一一进行沟通,安抚好隔离人员的情绪。

迟笑怡是团队中的信息报送员,别看只是坐在电脑前,却也同其他队员一样,无论是清晨还是深夜,只要接到接收通知,都会在第一时间将房间分配信息整理好交给负责登记的队友,再将队友传来的信息以最快的速度整理并录入报表,以便及时准确上报。由于需要录入的内容繁杂,要有足够的耐心才可保证所有信息准确无误。6个报表、报给3个部门,这48小时,迟笑怡几乎是坐在电脑前度过的。

最令人感动的是,团队中的每个人在结束了自己的工作后都没有选择去休息,而是去帮助其他还在奋战的队友。这48小时里,大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这事儿我去!”、“我的事儿做完了,我能帮你做什么?”

“我还没脱防护服,我去吧,能节省一套物资”。没有人因为疲惫选择休息,没有人因为辛苦而抱怨。坚持到最后,每位队员都因为疲惫减少了言语交流,心里却多了很多很多倍的默契。

 48小时,这个新的团队在迅速集结后的最短时间里表现出了非凡的团队精神;

 48小时,这个新的团队共同克服了身体的极限,顺利地完成了集中观察点的初步接收任务,并以及时、规范的工作效果得到了区卫健委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