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抗疫成绩抗疫事迹

分类列表

刘娜:白衣铠甲,不胜不归

2020-09-30 11:18:44

来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当年抗击非典时,我是后备队员,各种防护技能掌握得牢固。我是党员,又是一名“老”护士了,重症护理经验丰富,咱科有一个名额,也得我去!”刘娜在请缨到武汉前线时这样说道。

刘娜,北京中医医院主管护师,曾参加红十字创伤救护师培训,医院应急救援备战队队员。曾获医院静脉输液护理操作比赛第一名,被评医院十佳职工。

在北京中医医院援鄂医疗队中,刘娜是党员,又比其他队员年长几岁,大家亲切的称她“娜姐”。在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中,她担任宣传委员的工作,用文字、照片和视频记录着队员们工作的点点滴滴,

是媒体眼中的“前线记者”。

刘娜抵达武汉后的第一个班是凌晨2点,她和医疗队90后护士搭档,出发前,她嘱咐队友吃点东西,夜间体力消耗大。在病区工作,刘娜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护目镜起雾,半米以外几乎看不清楚,这给护理工作加大了难度。“我找到个方法,每次操作时,我稍微歪着点头,斜着眼睛,能从护目镜的边缘看清楚患者。”刘娜说,“这里的病人特别可爱,每次护理结束或者帮他们打完水,都会说谢谢,尤其知道我们是北京来的医疗队,就更加信任我们。”

一次,刘娜收体温计时,一位老龄患者说体温计找不到了。找不到了?压在身体下了?碎了怎么办?刘娜脑子里飞快地分析可能的情况。她仔细翻找了床单和枕头,都没发现。于是,她未加思索地把手伸进患者的衣服里,“地毯式”搜索,还是没有,还好最后在卫生间的小桌子上找到了,刘娜这才放心。走出病房,刘娜赶紧用消毒液给胳膊和手消毒,按照之前的培训,护理操作时最好与患者间距一米。“没办法,当时太紧张了,如果找不到体温计,真压碎了,可就麻烦了。”刘娜说,“确保消毒合格后,我才开始后面的工作。”

由于病情重,有时患者也会闹点小脾气。刘娜护理过一位老年患者,已经下了病危通知书,带着呼吸面罩,躺在床上。透过面罩,刘娜清晰地看到他嘴唇干得裂口了。“得让老爷子喝点水!”刘娜跟同事说。“老爷爷可倔了,每次让他喝水,都拒绝。”同事无可奈何地说。刘娜拿着水,“爷爷,您得喝水,不喝水,可好不了。听话,您就喝点吧,水温正合适。”刘娜边哄边说,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老爷子张开嘴,分几次喝了一杯水。嘴唇立刻湿润了很多,刘娜这才放心了。

隔离病房里,护理工作繁琐而辛苦,她们是护士也是患者的家人。13床的王大叔住院有一周了,近两天饭量越来越少,导致身体虚弱了不少。刘娜觉得王大叔的病情不应该影响食欲,为什么吃得越来越少呢?在她的再三追问下,王大叔不好意思地说:“姑娘,这几天我感觉全身没力气,上厕所不太方便。吃饭就会排便,弄到床上还得麻烦你们清理。我看你们几个每天那么忙,不想再添麻烦。”看着王大叔消瘦的脸庞,刘娜一时哽咽了,原来大叔不吃饭是不想给我们添麻烦。她心里很自责,怎么没早点发现这个秘密呢?“大叔,您每天都吃药,不吃饭身体可受不了!有我们在,您放心吃饭,好好配合治疗,其他的不用担心。”刘娜边说边把刚取来的饭放到小桌上。几个小时后,她和队员一起来到王大叔床旁,帮助他解决排便问题。几天下来,在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下,王大叔的病情逐渐好转了。他说:“有你们在真好,就像亲闺女一样。谢谢你们,为北京护理姑娘们点赞!”。

2月中旬,北京医疗队接到护理气管插管重症患者的任务,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有创气管插管患者做特级护理(以下简称特护),4小时一个班次。由于患者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意外。刘娜和队员基本不能离开病房。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为他们翻身、吸痰、拍背.....几乎一刻不能停。

作为医疗队宣传委员,刘娜回到驻地后,首要任务是记录着队员们的工作,整理拍摄的照片和视频。她鼓励队员们用文字记录下这段驰援岁月。在她的帮助下,10位队员的武汉日记“出炉”了,一篇篇质朴的文字、一张张生动的照片,见证了他们在武汉抗疫的工作。与此同时,刘娜和前方记者保持密切联系,及时高效地将队员们的工作报道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抗疫战场上宽街中医人的风采。

出征时,最令她担忧的是年迈的父母,老人都已是古稀之年,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平时都是刘娜送医送药、亲自照顾,此去武汉,路途遥远,惦念是难免的。但是父母的鼓励、支持极大增强了刘娜的信心,“娜娜,别担心,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你是一名白衣战士,疫情肆虐,你责无旁贷,必须冲锋陷阵。我们为有你这样的女儿感到自豪!”